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线的锦州至昌黎段首先打响。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急令东野林、罗、刘三位首长率指挥机关由双城向锦州方向前移。
9月30日,前指在机动过程中发生了一起鲜为人知的事故,幸而父亲及时发现,才避免因事故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罗帅去世20年后,在后人为他撰写的《罗荣桓传》中对此事曾有过简单的叙述:“……开进中在道里江桥发现国民党的潜伏电台,火车又向东南开到拉林车站,然后突然掉头北返,过三棵树江桥向哈尔滨开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行车路线?既然是中央命令东野指挥机关迅速南下锦州,为什么已发现敌情还不迅速摆脱,却在哈尔滨周围来回折腾,反而增加了东野指挥机关暴露于敌的危险?其实罗帅并不了解实情。
按父亲的话:严格地说,那应该算是一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了解这件事情真相的人很少,后来一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辽沈战役期间,前方指挥所的组织工作由参谋长刘亚楼统管,“前指”专列的编组和行车计划由哈尔滨铁路局统一调度。
由于当时长春、沈阳几个要点尚在国民党军占领中,为了行车安全和隐蔽战役企图,火车必须绕道运行。按计划:“东野前指”的专列由双城出发,到哈尔滨后沿滨洲线向西北开进。到齐齐哈尔南面的昂昂溪掉头南下,经白城子、双辽、再往西南下阜新,然后转乘汽车去锦州前线。
9月30日晚11点左右“东野前指”专列离开了双城。为了防备敌特破坏,专列行动计划高度保密,哈尔滨局只知道有一列普通列车由双城发往哈尔滨。
辽沈战役开始后,繁忙的军运使哈尔滨局的调度显得有些忙乱。由于事先没有交接清楚,专列午夜到达哈尔滨稍作停留,进行例行检测后,调度室竟将专列发往吉林方向。
专列向哈尔滨东南方向行驶了近三个小时,停在一个车站等待交会。此时已是凌晨,专列上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但父亲尚未入睡,大战在即,作为指挥机关的工作人员,上车布置好作战室和处理完林、罗、刘首长交办的工作,许多重大事情都需要在脑子里过一过。见到停车,父亲便下到站台上踱步。走到一块站牌下,借着昏暗的灯光抬头看了一眼,站牌上赫然两个大字“拉林“映入眼帘。熟悉东北地形的父亲大吃一惊!这和原来的行车路线整相反啊!要继续走下去,向东:经五常、舒兰、蛟河、安图后进朝鲜了;向南:经永吉、磐石、梅河口便直插敌人重兵占领的长春、沈阳。这不仅与原行车路线背道而驰,而且会给“东野”指挥机关带来重大危险。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和军委十二道金牌令“东野”指挥机关南下锦州,即使天亮后发现走错了路,再去纠错,耽误了执行命令的时间,这漏子可捅大了。
父亲急忙上车推醒了刘亚楼参谋长,刘亚楼得知走错了方向也急眼了,叫父亲赶紧想办法。这时他们看到不远的叉道上有一列等待交会前往哈尔滨方向的列车,父亲急忙上前打探,得知是李天佑一纵后勤运送物资的列车。父亲将负责押车的后勤副部长带到刘亚楼处。刘亚楼命令:一纵列车原地待命,车头挂上专列返回哈尔滨。如上面追究,刘参谋长负全责。这样,一纵的车头挂上专列向哈尔滨急驰而去。
天刚放亮,专列在平房车站被拦堵,哈局派来的“毛泽东号”机车头已在此迎候。想必调度得知放走了专列,肯定吓得不轻!车头挂上专列后,按原定路线急驰而去。天亮后驶过松花江三棵树铁桥……
此时刘亚楼忐忑不安地来到林彪处,见林彪正在对着地图沉思。
林彪见刘亚楼在门口探头探脑的便问道:“火车到哪里了呀?”刘亚楼急忙打马虎眼答到:“快了,快了,早过松花江了。”可能是大战在即,林彪有更多的事情要去思考,因此没有更多追问。
这个秘密只有刘亚楼、父亲和哈尔滨铁路局的当事人知道,其他人都蒙在鼓里。五十多年后,父亲才对几位老同志提及此事。父亲说:“反正辽沈战役打胜了,这事也就不算问题,知道的人又极少,没必要再去说清楚,已经写到书上的东西更没必要去更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推荐: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首都无疑是一个像心脏般重要的东西。所以在从秦朝开始一直到唐详情
秦国的君主,秦武王嬴荡名气最小,但他的身世可不一般。嬴荡的爷爷是支持商鞅变法详情
要说在大明朝的官场上哪个群体最厉害的话,言官们称第二,没人赶称第一。借用明朝详情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详情
关羽作为三国名将,武艺绝伦,和张飞被称为“万人敌”,而且是正史中明确记载的,详情
嬴异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君王,史称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年少时以人质的身份住详情
有人盘点了一下,从公元前的秦始皇算起,一直到公元 1911 年清朝末代皇帝溥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通俗小说、演义、评书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加工、包装。只不过演义小详情
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 嘉庆十三年戊辰四月二详情
孟昶生在五代十国的动荡时代,是后蜀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初期治国有道详情
后周世宗柴荣不乏雄图大志,就在他要大展拳脚之际,却早早地离世了,留下了尚未完详情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望着落山的夕阳,开国皇帝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一位老详情
胤禛赢了,成为清朝最为传奇的雍正皇帝。而他的同母十四弟胤禵,则输掉了一切。 详情
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肯定对和珅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乾隆身边的红人,真详情
电视剧军师联盟虎啸龙吟让我们了解到司马懿家族,在剧中,司马师一表人才,长得很详情
太平天国是清王朝从建国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坚持14年,纵横十余省,详情
神电视剧《走向共和》,塑造了一个劳苦功高,鞠躬尽瘁,尽最大之所能与列强周旋的详情
1757年,清军终于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平定天山南北。时隔1000多年,西域详情
去故宫游玩的伙伴们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这里和旁边的太和殿比起来太不起详情
大家往往看到的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是这样的形象: 李天王 那么托塔李天王为详情
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罗马神话传说中称之为尤利塞斯或尤利克塞斯。是希腊西部伊详情
明朝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如雷贯耳,他们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是在详情
在东北大地,有两位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一位是杨靖宇,一位是赵尚志,巧合的是,详情
1932年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设立了专门研制细菌武器的“防疫研究室”,第二年便在详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海军突袭珍珠港之后,长驱直下,进攻东南亚。开战详情
化学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给予了士兵巨大的伤亡和摧残的伤痛,所以后来各国都签订详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苏联突然向日本不宣而战,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详情
中国军队历史上中接触坦克最早的应该是奉系军队了。 当我们常常羡慕于德国二战详情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并共推靳云鹏组阁。后详情
二战结束前夕,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私下达成战后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详情
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残酷的战争也洗礼出了许多的战斗详情
东条英机的生平简介 东条英机被大多数人熟知,那么关于东条英机的生平又如何呢详情
每当战争爆发,无论是何结局,最苦的毫无疑问是百姓,历史上有句老话叫做,兴,百详情
一些评论家认为西门庆暗指严嵩之子严世蕃,而《金瓶梅》是一部讽刺抨击严嵩父子的详情
太监也是人。连从小入宫的太监都会与宫女结成对食,鸳鸯露水,何况魏忠贤这样半路详情
水浒里有两个大官人,一个是柴进,一个是西门庆。原来官人是夫妻之间的称谓,是女详情
薛宝琴,《红楼梦》中皇商之女,小时跟父亲跑过不少地方。她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详情
在封建时期,和男子相比,女人的地位一般比较低,尤其是明清时期,对女子的束缚尤详情
唐太宗文德皇后也就是长孙皇后,出生于大家族,拥有大家闺秀的优雅气质,贤惠精明详情
刘楚玉早年被封为山阴公主,之后又被改封为会稽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国宋孝武详情
李建成是唐高祖的嫡长子,为了李唐的江山奔走和征战各地,在此期间取了妻子。唐朝详情
文德皇后出身名门贵族,在舅舅高士廉的撮合下,嫁给了当时还是唐国公之子的李世民详情
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是谁?是唐朝的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安乐公主,还是汉朝详情
隋朝太子杨勇不得不说是一个悲情的太子,从一开始确立为太子,也只是因为他的嫡长详情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详情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详情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详情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详情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详情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详情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详情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详情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详情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详情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详情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详情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详情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详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详情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详情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详情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详情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详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详情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详情